一是完善网络。铺设光纤联接全县17个乡镇,形成省、市、县、乡四级联网信息化办公网络,实现社保工作信息的实时共享。各乡镇成立劳动和社会保障所,定编3人,配备3台专用电脑及交换机、路由器、打印机等设备,并对工作人员进行政策、经办流程、信息系统使用等业务培训,切实提高经办机构工作人员综合素质。同时每个行政村聘用一名协管员,形成乡镇有机构、村村有专人的经办工作网络。
二是加强信息采集工作。采用掌经脉自助认证系统,对享受待遇人员信息进行掌经脉采集登记,现场打印登记表并对数据存档,避免了误填、误报、漏录的问题,确保信息准确率100%。每年深入乡村开展两次信息采集工作,对高龄老人和残疾人实行上门服务。
三是规范档案管理。建立200多平方米的档案室,完善配套设施;实行一人一档,个人信息录入电脑,并与纸质档案相对应,便于查找。
四是严格公示稽核。凡年龄60周岁以上享受待遇人员必须由村协管员报请上级审核,采集掌经脉信息,并在村政务公开栏公示三天,接受群众监督。定期与企事业职工养老保险退休人员、财政供养退休人员信息进行比对,杜绝重复享受待遇。实行自助式待遇领取资格认证,系统自动打印下次认证截止时间,享受养老金待遇人员在截止时间之内可随时进行认证,有效防止养老金流失。